勤俭节约 从点滴做起 林焕煜
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说是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多达多达800多万吨,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看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感到震惊,要知道非洲的一些国家还有很多饥民,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挣扎在贫困线上。我们在倒掉粮食的时候,难道没有一丝愧疚、一丝悔恨吗?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倒掉粮食也需要小题大做吗?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难道还有必要提倡勤俭节约吗?我个人认为,即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习惯依然要保持,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很多,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上很多勤俭节约的例子,比如: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勤俭节约,吃饭往往都是粗茶淡饭,一件衣服即使破了也是反复缝补,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自己带头不吃猪肉,降低生活标准,而且他反对旁人给他过生日祝寿,认为这太过奢侈浪费;李嘉诚曾经说过:“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是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即捡起来。”话说李嘉诚有一次不小心把一枚硬币掉在地上,一个保安看见了,马上帮他捡起来交还给他,李嘉诚立刻拿两百块小费给那名保安,同时也把那枚硬币收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从传统美德,应当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追求,切忌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其实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不是什么难事,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认为我们更应该起带头作用。比如在单位上班,办公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电脑、空调等电器,在我们下班的时候,一般要把电脑、空调关掉,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或者运行的状态,特别是夏天开空调的时候,一般温度设置在26度;现在很多单位办公都会用到A4纸打印,我们提倡双面打印,有些文件可能出现打错或者格式不对,也不必急于一时就把纸扔进垃圾桶,我们可以把这些废纸利用起来,比如拿来做笔记本记录或者草稿纸等等;在单位饭堂用餐,我们提倡“光盘行动”,不当“必剩客”,吃多少就打多少,我们不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使用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常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经常教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让孩子知道一饭一粥来之不易,那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如果养成浪费粮食的习惯,那是对农民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带孩子出去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带走;在生活中同时也要注意节约用水,每次打开水龙头一定要记得关好,如果发现水龙头漏水,一定要及时休息,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毕竟现在水资源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板,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浇灌花等等,一定要“物尽其用”。 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这些似乎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是聚少成多,如果每个人都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些资源早晚有一天会用尽,到时候我们拿什么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的后代子孙只能向外人“乞讨”一些“残羹冷炙”,这与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关爱生活,同心同德,勤俭节约,有你有我。生活中需要节俭的地方很多,需要我们去留心,需要我们去落实,勤俭节约不是一句空口号,更不是一张“空白支票”,它需要我们去“填写”,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就能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共创美好新生活。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呼吁身边的亲戚朋友,共同投身到这场勤俭节约的“浪潮”当中,携手同心,积极参与,拒绝铺张浪费,让勤俭节约伴随你我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