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图书馆
关于历史的史实--赫德


没有赫德领导的中国新式海关,就没有近代中国,海关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

问:你的小说第一章第一句,即“虚构性作品同样需要对历史的尊重”,在我看来,像是某种写作姿态的宣言。当然,对很多大作家而言,他仍然可以借这种姿态玩一种煞有介事的花活,诱使读者相信他后面所说的一切。但我判断,你在这里是一种本色的表述,即,你小说中涉及到的史实部分,是完全可以当历史来考证的。是这样吧?

赵:“管我叫以实玛利吧”,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是这样开头的。这个开头一下子就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契约:是我,以实玛利,在给你讲这个关于一条大鱼的故事。而我开头那句,也是跟打开这本书的读者订立一个契约:第一,它是一部小说,是一个“虚构性作品”;第二,它有着最大限度的对历史的尊重。也就是说,《赫德的情人》作为一本历史小说,我乐于看到读者既把它看作一本好看的小说,又意识到它有一个强大的真实性作基础。它不是在耍一个叙事花招,而是要实打实地沿着这条通道掘下去,就像你说的是一种写作姿态的宣言。

问:评论家汪政认为它达到了小说与思想史、虚构与非虚构的合一。这是一个极高评价。虽然我个人对你虚构的部分仍有保留意见,但这部小说确实容易看出来,它不太像是一个纯粹写小说的写出来的。

赵:达到那几个方面的合一确实是我预设的一个目标。像我这样90年代初开始写作的作家,都受过先锋文学影响,长久以来我们信奉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小说创造自己的真实,艺术真实与外部真实没有多少关系。通过写这本小说我修正了这种看法。如果外部的真实(历史)能帮助你达到艺术的真实,我为什么要放弃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呢?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2000年后,小说之外,我一直在做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从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明清江南文化一直到近代口岸城市现代性研究。所以,在这个小说里,我让小说时间和历史时间合一了(评论家费振钟先生专门对照过,说是两者分毫不差!),我在日记、书信、函电、奏稿、海关密档中到处寻找精确的细节。如果你有兴趣寻访,会发现,连远洋航船上某次午餐的一份菜单,也有着它的来处。

问:和中国有密切关系的西方人不少。但像英国人罗伯特?赫德这样,在中国晚清海关总税务司之职上做了四十五年之久的,还真没有。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晚清把如此的位置给了一个外国人?他所做的一切,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

赵:赫德来时,中国已经从一个有着“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语)古典式社会,进入到一个危机四伏同时也充满变革机遇的前现代社会。赫德通过在中国的十年打拼,最终坐上海关总税务司的宝座,他是现代意义上中国海关、邮政、海务等事业的开创者。可以说,在20世纪前的中国,没有一个外国人有他那么持久的影响,也没有一个外国人,受到过中国政府如此巨大的信任。

是什么原因让他执掌这一要职长达近半个世纪呢?原因多多,但我们绝不能忽略,他身上的管理天才。他把英国文官制度引入了草创时期的中国海关,使当时的中国海关在廉洁和高效等方面为世人瞩目,海关税收大增,占到了政治财政收入的20%。赫德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就在于他努力把中国推向世界,融入国际大秩序中去,努力帮助中国去实现现代化的转型。没有赫德领导的中国新式海关,就没有近代中国,海关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

问:这个英国人,还同时穿梭于中英两国外交事务中间,一个海关总税务司,为何能如此涉足广泛领域?

赵:是海关这个部门的性质,决定了赫德能够这样。海关一般隶属于财政部门,但在晚清,海关不归户部管,由专办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直管,这就使得海关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收税部门,而带上了浓厚的外交色彩。赫德自己也说:“我所领导的机构叫海关,但它的范围却很广泛,它的目的是在各个可能的方面,为中国做有益的工作”。洋务运动中的诸多改革,他都参与了,洋务运动中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学堂以及北洋海军、京师同文馆,其经费保障均来自他领导下的海关。另外像第一次打开国门看世界的“斌椿使团”,第一次外派驻英公使郭嵩焘使团,出访事宜都由赫德委派专人负责办理。就像李鸿章称自己是一个装裱匠,赫德似乎也是一个天生的斡旋高手,一个“骑墙者”,两面挨光,四处逢源。这得益于他圆通、恭顺背后对世道人情的洞察,他在中国文化的酱缸里实在泡得太久了。

问:说到赫德身上的历史史实,你在南京的演讲更能突显他的职场贡献——在腐败成风的晚清,他创立了廉政的中国海关传奇。可惜,他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你的小说中,展开得不如他在中英外交事务上与个人情感上充分。

赵:在南京的演讲,我确实讲过这个。大家好奇,那年头天朝官员的贪腐这么普遍,为什么一个外人居然能不偷吃一口?我告诉他们,靠的就是制度。道德血液或许可以减少腐败,但要根治腐败,只能靠制度,这是一百多年前赫德的启示。这些没有写入小说,是因为我不想写成一个反腐小说,呵呵。我是从赫德在中国的一段情爱秘史入手,循着从“小历史”进入大历史的通道来写这个小说的,我希望读者在这个人性的展台上,更多地看到中与外、父与子、情与欲的冲突,看到历史深处的世道人心。

《赫德的情人》作者:赵柏田,1969年生于浙江余姚,小说家和随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宁波市文联创研室主任。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十余年,主要涉及方向有明清江南文化研究、近代口岸城市现代性研究、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研究等。著有《历史碎影》、《岩中花树》、《帝国的迷津》、《时光无涯》、《我们居住的年代》、《远游书》、《站在屋顶上吹风》等。《赫德的情人》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