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为著名的国家,最早可上溯至九千年前。古代玉器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君子品行道德的标志,并以之护身辟邪,其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7月27日,《青年收藏讲坛》邀请到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尉先生做客静安区图书馆,将带领读者朋友们从古代玉器造型、纹饰、琢工、材质等多方面进行鉴赏,品读中华文化的岁月沉淀,追溯中华文明的辉煌足迹。
嘉宾简介
张尉,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的专门研究,并兼及其他工艺品。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上海黄浦传统工艺研究会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玉文化中心顾问(委员)、上海文化人才认证中心顾问、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曾在上海有线电视台和东方广播电台主讲《古玉鉴赏》,任中央电视台《中国古代玉文化》、上海东方电视台《大师的眼光—玉源情踪》和《玉魂》顾问。
主要著作有:《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中国古代玉器》《中国玉器通史(明代卷)》《古玉鉴藏》《古玉鉴要》《古玉真赝对比鉴定》《新见古玉真赏》《乾隆玉》《金银错、金镶玉》《文房四宝》等,合著有《古玉撷珍》《中国玉器赏鉴》《中华文物古玩鉴识》等。
阅读推荐
《中国传统工艺集萃·金银错 金镶玉卷》
作者:张尉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索书号:J527/0413-3
简介:金银错,是中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始见于中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装饰图案上。春秋战国时期,琢玉工艺与金银细工结合产生了金镶玉工艺,使金玉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图文并茂,史料翔实,细节丰富,详述了金银错的缘起、发展、特点,并结合典型的错金银器物、金镶玉制品,描述了金银错的工艺及其与文化的关系,梳理了金镶玉工艺的发展及其失而复得的历史。
讲座信息
《古玉鉴赏》专题讲座
活动时间:
2025年7月27日(周日)
14:00-16:30
活动地点:
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二楼
(新闸路1708号,近常德路)
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名额有限,报名成功后,如有事无法参加,请提前电话取消报名。联系电话62173767(周一至周五9:00-16:00,双休日、节假日休息)请于讲座开始前15分钟进场,谢谢配合。
关于恢复收取外借文献逾期费的读者公告
尊敬的读者:
本馆已于2023年7月1日起恢复计取外借文献(含图书、期刊、电子书阅读器、音像资料等)逾期费。若读者证内有逾期未处理记录则无法继续外借,逾期费标准为:每册0.2元/天。请留意按期归还。
特此公告。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
静安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