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申城往昔轨迹、人文历史的求知欲,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携手主办“苏河两岸忆抗战”系列讲座。邀请上海史和抗战史资深学者主讲,围绕苏州河两岸的战时景象、双方战斗、工厂内迁、市民逃难、苦力求生、日本宪兵暴行等主题,在阐释宏观场面的前提下,力图细致、全景地反映出苏州河下游在整个上海抗战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10月26日,“苏河两岸忆抗战”系列讲座收官之讲邀请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徐翀主讲,徐翀教授将以九十多年前美国女医生玛丽·麦基宾-哈珀环球旅行期间在上海苏州河畔的观察为核心,通过她所撰写的游记中的“上海段落”,重现战时上海的城市断裂与人道危机,并且带领我们回顾二战前日本作家笔下的“苏州河想象”,对比英美旅行者的“人道视角”,揭示出跨国叙述中的现代性张力。
1938–1939年,美国女医生玛丽·麦基宾-哈珀(Mary McKibbin-Harper)环球旅行期间来到了上海苏州河畔,她以女性医者与旅行者的双重身份,描绘了花园桥(今外白渡桥)下日本哨卡控制下的冷峻现实——苏州河两岸的棚户区与漂泊棚船成为战时难民的生存空间。她详细记录了难民的贫困、疾病与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医疗救援在城市秩序崩溃时所承担的治理功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她在苏州、杭州所见的教会医院秩序井然,凸显出江南地区在不同政治与空间条件下的巨大差异。哈珀医生的文字为上海史研究提供了官方档案所缺失的“人文细节”,其对战时上海难民的卫生状况,以及女性医护人员的记录,是理解战时城市生命秩序的重要切面。通过重读此类环球旅行游记,我们不仅能重新认识二战时期的上海,也能反思现代城市在危机中的人道底线与公共记忆。
嘉宾介绍
徐翀,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研究与教学主要集中在比较帝国史与全球城市史领域。目前的研究聚焦于上海法租界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十九至二十世纪外文史料中关于江南城市的表述与想象。通过对多语种史料的系统发掘与跨文化对比研究,致力于揭示形成世界对江南——这一中国关键区域认知的文化与空间观念。
活动信息
讲座主题:1939年·苏州河畔·一位美国女医生的环球旅行见闻
主讲人:徐翀,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时间:2025年10月26日(周日)14:00
地点: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5楼研讨室(天目中路2号)
主办单位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
承办单位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静安区图书馆
上海炎黄文化宣讲团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温馨提示
报名成功后,如有事无法参加,请提前电话取消报名。联系电话62173767(周一至周五9:00-16:00,双休日、节假日休息)请提前十分钟进场,谢谢配合。
关于恢复收取外借文献逾期费的读者公告
尊敬的读者:
本馆已于2023年7月1日起恢复计取外借文献(含图书、期刊、电子书阅读器、音像资料等)逾期费。若读者证内有逾期未处理记录则无法继续外借,逾期费标准为:每册0.2元/天。请留意按期归还。
特此公告。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
静安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