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在作品中真诚地表达”--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谈创作
发布时间:2019-7-15 10:56:39浏览量:1627

713日下午,静安区图书馆新闸路馆后四楼报告厅在经过了近半年的整修后,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首场重磅活动。著名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永久荣誉总会长及会务执行顾问戴小华女士来到静安区图书馆做客,作了题为“我的创作观:从《忽如归》到《因为有情》”的讲座,与读者畅谈分享她的人生经历与文学创作。现场,戴小华女士还向静安区图书馆捐赠了她的这两本著作。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主持了讲座。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先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陆士清教授两位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

 

赵丽宏先生首先从海外华人的写作谈起,向读者介绍了戴小华女士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他特别谈到了《忽如归》,作为一本纪实作品,书中记录了一段几乎不为我们所知的历史,戴小华女士的弟弟如何因为主张两岸和平统一而蒙受多年牢狱,也改变了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在历史激流中的命运。赵丽宏称赞戴小华的写作是真诚、细腻、自然,并肯定了这本作品的重要价值。

 

陆士清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对戴小华女士的创作从六个方面做了精彩的讲解。他用“情的交响,爱的舞蹈”来总结戴小华的作品。《忽如归》的独特性在于既是纪实题材又有小说的结构。《因为有情》中集结的散文作品,展现了她以理想照耀创作,用美文传递情感,以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怀,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戴小华祖籍河北沧州,生在台湾,定居吉隆坡。至今在中国大陆、台湾及马来西亚结集出版的个人专著有24本,编著53本。主要作品有《忽如归》《深情看世界》《永结无情游》《火浴》《沙城》等。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大学、初中及马来西亚中学语文教材,并多次获奖。 2001年及2004年分别完成编选《当代马华文存》及《马华文学大系》,为马来西亚华社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曾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及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荣获马来西亚卓越女性奖、文化特殊贡献奖、马中文化交流贡献奖。

 

讲座中,戴小华女士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经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马来西亚还未正式开放往来的历史时期,就独得机缘,获准来中国自由访问并讲学。又是如何因为各种家族、社会事件的影响,受到一次次情感的冲击,从而投身于文学写作。她的作品,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也有对长辈人事的缅怀,还有四处游历、踏遍五洲时驻留某地的心灵感动。每一次的创作冲动,都是为了寻找身心的安顿,是一种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回望与梳理。她相信,只要在作品中投入感情,发自内心地真诚表达,就能收获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

 

戴小华女士真挚自然的演讲,博得现场读者们的共鸣。在交流环节,读者们争相提问,戴老师一一作答,还透露了她未来可能的写作计划,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