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书坊
《静·安》白领|文竹:共读

主讲:        开始时间:2024-2-4 9:56:35

地址:        结束时间:2024-2-8 10:05:07

       “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吧,因为就像《鲸船》里说的那样:‘这段时间不会太久,孩子们很快就会长大。’”




       一次出差回家,因穿的新鞋太紧导致两个大脚趾甲下淤青。一脱鞋,儿子就发现了这两块与众不同,兴奋地蹲下身伸出小爪子要摸一摸。

       我怕他把手弄脏,忙说:“妈妈脚上有细菌,不要碰到啊。”

       “没关系,宝宝手上也有细菌。碰在一起,它们不就能互相打招呼了吗?”儿子笑嘻嘻,摇摇手指头,“嗨,你好,我是宝宝细菌。”

       “嗨,你好,我是妈妈细菌。”我只好摇起我的脚趾头。

       “那我们要不要在这个脚趾头上造房子?”宝宝细菌眨眨眼。

       “是像哈克和迪克那样造房子吗?”我警惕起来,缩起大脚趾。哈克和迪克是儿子翻了不知几遍的绘本《牙齿大街新鲜事》里的两个捣蛋鬼,最爱在牙齿里大兴土木搞破坏。

      “妈妈怕疼?”儿子咯咯咯笑个不停,小爪子倒是收了起来,“那下次再造房子,妈妈细菌,再见啦。”

       这是他小时候无数个日常淘气中的一次,因为我们一同读过一本书,这淘气中也有了母子之间的一份默契,以及一点琐碎日常里的温柔诗意。这种奇妙的感觉,也是自儿子出生后便开始亲子共读的时光,带给我的意外收获与惊喜。



       “人的一生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结束,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家柳田邦南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作为一名儿童书刊编辑,十分幸运地又多了一次读童书的机会——在工作中能够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童书。也因此,儿子出生后最初的玩具便是书:色卡、布书、洞洞书、翻翻书……1岁左右便把自家那套“幼幼成长纸板书”翻了个遍。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些私心的:早一点开始亲子共读,早一步养成阅读习惯。编辑的孩子如果不爱看书,那可说不过去。然而几年下来,睡前的共读时光从带有目的性的任务渐渐成了一种习惯,又多了一些期盼。

       小小的身体必定紧紧依靠着“永远不知疲倦的大熊”,小脚丫也必定要问候大脚丫。

       “妈妈,你是吃草的吗?”手里捧着《永远永远爱你》,儿子转头看我。

       “怎么看出来的?”我问。

       “霸王龙的牙齿尖,它是吃肉的。你的牙齿平,所以吃草。”他指着书上的慈母龙大叫,扑到我怀里,“妈妈,你是慈母龙。我牙齿尖,我是霸王龙!”

       “是啊,所以我永远永远爱你。”我紧紧抱住他。

       共读一个故事不再是简单的阅读与知识的传递,而是我们彼此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联结。这些故事孩子长大后未必每一个都记得,统统忘记了也说不定,但父母真切的陪伴,被爱包裹着的感觉,孩子一定会记得。

       某个特定的时刻,不经意间,孩子也会用这份爱温暖父母。

       “妈妈,我要发明一种自动化妆机,就像塔图的早起自动处理机那样的。”有一天出门前儿子突然对我说。

       “啊?用来做什么呢?”

       “给你化妆啊,”儿子双手比划着说,“这样你就不用在镜子前站一个小时化妆了,你在床上躺着休息,几分钟就好了!”




      《塔图和巴图》是他大班时最爱读的绘本,我和他一起读过不知多少遍,每次翻开,都会为里面的奇思妙想哈哈大笑。尽管三年级的他已许久没有从书墙上取下过这本书,但那一瞬间我知道他记得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时的快乐,他也想把这份快乐带给妈妈。

      我们的客厅没有电视柜,而是做成了一面书墙。

      童书编辑家里最不缺童书,因此书墙的一大半是属于儿子的。最下层几格,摆放的是幼儿时期(0—3岁)阅读的绘本,以洞洞书、翻翻书等游戏书和颜色、数量、形状以及逻辑关系一类的认知书为主。中层几格则适合幼儿园时期阅读,主打的是故事类绘本、幼儿科普,以及一些视觉发现类的绘本。再上去一点儿,摆放的是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桥梁书和三四年级可以开始独立阅读的儿童文学以及历史、地理、专项科普类书籍。

       在它们上墙前,我已在前端筛选过一轮。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浩如烟海的童书中,有些书很值得一读,有些却可以放一放。经典与口碑童书是最先被留下的,我会根据出版商和图书品牌来挑选,也会参考一些权威性的奖项来选择童书,像凯迪克大奖、国际安徒生奖、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等等。当然,榜单只是作为参考,抛开这些,还是得看书籍内容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性别和性格特点。比如我家里的这位男孩活泼好动,《野兽国》《大盗贼》《淘气包埃米尔》《麻烦小东西》之类的书翻牌率就高一些。前端筛选后,书墙上的书就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任君挑选。因为读自己翻牌的书,永远比父母指定的更有趣。

       当书墙上被翻牌的书越来越靠上层,我与儿子的共读时光也越来越短,他早已开始自主阅读,不需要我再为他读一个故事。但当他拿起一本书靠在我身边翻动时,小脚丫仍会靠向大脚丫。

       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吧,因为就像《鲸船》里说的那样:“这段时间不会太久,孩子们很快就会长大。”


原文刊于《静·安》2023年冬季号

(2023.VOL.9)





作者简介





       文竹,80后少儿期刊与童书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就职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十多年来,努力为爱听故事、爱看故事的孩子们营造一方美妙的故事乐园。始终相信,简单、自由、快乐才是阅读的真谛。




扫码关注我们

静安区作家协会

微信号|jaqzjxh

投稿邮箱jaqzjx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