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安》创刊于2021年,季刊。静安区作家协会和静安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刊名。既有名家之作、经典回顾,也刊登会员的优秀作品,旨在将文学情怀与静安的城市抒写相结合,彰显静安更具鲜明个性的文化软实力。
《哪吒:魔童闹海》:
喂饱眼睛& 启迪心灵
文/涵 容
编者按:作为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与口碑双料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破竹之势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票房近150亿,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首,并以93分的高口碑指数稳居热映影片榜首。这部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叛精神,更在叙事深度、技术表现与文化表达上实现了全面超越,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之作。
本期《静·安》刊发涵容的文章《〈哪吒:魔童闹海〉:喂饱眼睛 & 启迪心灵》,作者从人物塑造、视觉艺术、打斗场面,以及“哪吒宇宙”的隐喻梗等方面,深度剖析了这部电影成功的秘诀以及价值所在——“《哪吒2》是有野心的,契合社会热点,洞察公众情绪燃点,才是票房奇迹的密钥。片尾两个彩蛋,一个埋下扬善的伏笔,一个宣泄惩恶的快感。从揭露到鞭挞,从提气到解气,拿捏得如此精准,难怪排片暴增,引发观影狂潮”。
当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时,不仅是一个角色的觉醒,更是中国动画从市场跟随者向文化引领者蜕变的宣言。这部影片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它让观众相信:在传统与现代的裂缝中,永远有新的神话等待被书写。
蛇年春节,是属哪吒的。
这个烟熏妆的酷拽小爷强势归来,掀翻一只鼎,怒烧一把火,不到十天,以雷霆之势击穿中国影史天花板,登顶榜首,总票房直冲百亿。至今,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近150亿元,冲全球票房第6。一时间,全网沸腾,满屏爆赞。
平心而论,动画大餐《哪吒:魔童闹海》,太适配春节档了!神话打底,爆款加持,视效炸裂,全程高燃,独占天时地利人和,妥妥的合家欢视觉盛宴。浴火重生的哪吒打翻了调色盘,用一帧帧精美画面,喂饱了我们的眼睛。但走出影院,我又不免生出几分遗憾:对比前作,视觉震撼的场景多了,击中心灵的段落却少了。爆火之后需要严苛复盘。是时候挑挑小爷的刺了。一味捧杀,会误了魔童。
一
五年前,《哪吒:魔童降世》横扫暑期档。原本人们熟悉的正义小英雄成了魔丸转世,一出生魔力附体,横遭歧视,人们避之不及。他表面叛逆顽劣,内心善良孤独。最终,为了拯救陈塘关百姓,他对抗天劫,牺牲自我。他的呐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新生代冲破桎梏、对抗命运的精神宣言。
与哪吒1相比,《哪吒:魔童闹海》制作水准全面升级,但因谋篇布局过于庞大,故事线延展,不免主线失焦,在叙事节奏方面不如第一部流畅饱满、一气呵成。个别段落(如十二金仙投屏会议前后)显得节奏拖沓。
从人物塑造来说,续作的角色数量大大增加,是前作的三倍,很多人物得到了全新打磨。尤其是申公豹一家,正气满满,虽着墨不多,但十分出彩。申公豹形象的反转,深得人心。他自律隐忍,重情重义,有担当,被网友广泛共情为底层逆袭的“小镇做题家”,“像极了每一个努力的你”,人物的光芒完全超过了哪吒。
龙王敖光首度人形亮相,帅气爆表;女龙王敖闰妖冶自私,造型惊艳。配角人物亮点多多,非常抢戏,两位天选主角相形失色。
重生后的哪吒,在第二部里成长不够,还是个叛逆魔童。为了取得玉液琼浆,开启升仙考核之路。这是动画电影英雄主人公经典的闯关模式。这三重闯关设计,略有雷同,只有第二关,哪吒挺身而出保护申小豹,让我们看到了他善良的特质。
第一关,哪吒暴击土拨鼠饥民大军,主打喜剧效果。第三关,粉碎容貌焦虑的石矶娘娘,也是为了搞笑,舒缓持续打斗的节奏。这一段,戏仿《白雪公主》的经典桥段,笑点有了,但有损伤哪吒形象。石矶娘娘的质问义正辞严:我跟你无深仇大恨,为何下此狠手?!哪吒对此竟然置若罔闻。
殃及无辜众妖,只知重拳出击,毫无半点同情;错怪龙王,一意孤行,也不曾愧疚;对考仙规则的荒诞与暴力,没有半点警觉;得知连累父母,只会嚎啕大哭;对惨遭屠城的陈塘关百姓,更是完全漠不关心。哪吒的心底,只有小我小家,这格局和第一部里那个为拯救陈塘关百姓、扛下天劫的浴火少年相去甚远。(别忘了,陈塘关百姓算是哪吒的再生父母,是他们集体采藕,辛勤磨粉造就他的新生。陈塘关惨遭屠城,作为父母官的李靖夫妇未置一词,亦不近情理。)
由于缺乏足够的情节铺排、细节铺垫,没有人物成长弧光,在最后时刻,哪吒怒吼金句,多少显得有点空洞。与其他精彩台词相比,“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这两句似乎更像短视频营销文案。
母子诀别那场戏,贡献了全片最大的泪点。一组闪回镜头,很老套,很煽情,但不深情。作为情节的大逆转,效果差强人意。
敖丙就更憋屈了,一开始被合体“雪藏”,戏份减半,出场似乎只是个颜值担当。后半段两人亦敌亦友的情节,重复前作,也无创新。
我个人认为,魔丸灵珠的双生合体设定是哪吒2的最大亮点之一。一开场,陈塘关百姓欢乐采莲,磨粉造人,颇有喜感。戏仿“抟土造人”和“莲花化生”,这一设计,有出处有解构有童趣,是续作颇富创意的戏核。
从人物个性来说,哪吒和敖丙,互为镜像,一火一水,一刚一柔,双生合体又对立统一,形象地演绎了每个人身上潜藏的两个自我、两种人格:时而强大,时而脆弱,时而暴戾,时而慈悲。由此生发开去,在闯关考验中,可以排演出一系列非常有戏的“双生羁绊”的情节,可惜导演只奔着打斗搞笑,浪费了这个金点子。
此外,片中的三位女性形象,母亲是为英雄献祭,妖媚的女龙王是反叛主使,爱美的石矶娘娘则是被爆笑的对象。在女性角色的创新塑造方面,哪吒团队的男生们,还需精进一步。
二
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不完美的艺术,但哪吒主创团队追求完美的极致态度,却是哪吒2口碑爆棚的制胜法宝。
显然,精湛的美术设计和视觉特效给了《哪吒:魔童闹海》最大的保障,极大地补足了主线的分散和主角的弱化,使之成为国产动画工业的新标杆。
《哪吒:魔童闹海》集结国内多家实力制作公司,五年磨一剑,参与的动画师超过了4000人。全片特效占比80%,特效镜头1948个,比第一部的总镜头都多。细究起来,几乎每一帧都是精美壁纸。网友戏言:肉眼可见,都是熊熊燃烧的经费。
陈塘关大战,一分钟打戏的分镜,画了半年。场面最壮观的洪流大战,在同一帧画面上,2亿个仙妖同时对决,每个角色独立建模、动态交互,光渲染数据就能塞满10个硬盘。华彩段落哪吒怒破穿心咒,短短十秒的画面,花费团队整整一年时间。其他如角色的毛发质感、光影反射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连建筑细部、配饰纹理等,都非常考究,各有出处。如陈塘关城墙的饕餮纹,混天绫上的飞天暗纹;连申公豹的腰间玉佩,也是借鉴东周的“虺龙纹”等等,可谓呕心沥血,细到极致。
影片的色彩运用也力求美轮美奂,如决战中的火焰与冰霜特效,用高饱和度的色彩,通过冷暖对比,强化了戏剧张力。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数量庞大的捕妖队,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近景中,他们面无表情、整齐划一,仿佛被权力体制流水线上规训过的万千零件,只听号令,无主见无思想无情感,这是片中最令人惊悚、细思极恐的场景。这样耐人寻味的特效设计,请在哪吒3里再来一打!
三
再来说说哪吒2里的打斗戏。
整个打斗戏份接近三分之一,几乎从一开场就打。可谓爽点密集,笑点多多。不过,除了太乙真人的川普腔、呆龙王的绕口令、片尾的扫脸彩蛋外,个别屎尿屁的梗实在不高级。
在我看来,打斗戏占比有点多,尤其是后半段打斗升级,缺了情感的“气口”,有密不透风之感。龙王敖光和敖闰的造型,虽然颜值“帅炸天”,但他们出场的画风、配乐,高度类似网游风。作为动画大片,哪吒应有独创的视听美学,让一众网游望其项背。
不过,对于游戏新生代来说,全程高能的打斗戏恰恰是哪吒2的爆点。应该说,作为动画“特供”,哪吒2的主创团队可谓深谙春节观影之道。顶级渲染的宏大场景,持续密集的暴击对决,酷炫打斗的强节奏、网游视觉的强刺激,拳拳到肉,最可直接触发多巴胺分泌。这一刻,影院变成超级游戏厅,通过“变身”哪吒,“00”后们上天入地,降妖除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游戏快感。
遥想哪吒1的名场面,哪吒和敖丙初相遇。一个玉树临风,一个桀骜不驯,他们棋逢对手,激战之后,在海边开心踢键子。夕阳西下,海面泛起金色涟漪,画面唯美温馨。动画师渲染出来的,不是大海的波光,而是两个孤独少年的友情,是值得一生铭记的美好。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仅要有视觉冲击力,更要情感触达力;不仅要震撼视网膜,更要轻轻拨动人们的心弦,好比在暴风骤雨之后,让我们听到花瓣的叹息,看见雨中世界的倒影。
四
最后,必须聊聊“哪吒宇宙”中的隐喻梗。
无量仙翁分明是无良仙翁,开元鼎上的纹饰,玉虚宫的八卦布局、权力门卡玉牌形似“绿卡”构图,灭魂丹类似某冠病毒,连遮天蔽日的黑色根系都被解读成隐喻美元霸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部合家欢的动画片中居然埋了这么多现实梗!网友惊叹之余,开始找彩蛋,解隐喻,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接力破译的全民狂欢,口碑的裂变传播,这应该是哪吒2票房火爆的秘笈之一。
是精心构思还是过度阐释?网友各执一词。不管怎么说,哪吒1里,太乙真人画的“山河社稷图”还只是穿越的童趣道具,哪吒2竟开始映射全球时局,暗讽全球霸权。电影中,玉虚宫以“仙界正统”自居,无量仙翁手握定义“妖”与“魔”的话语权,这一“强权”反派的塑造,承载了沉重的现实议题。龙王那一句“自诩照世明灯,干的却是恃强凌弱、祸乱人间的勾当,你们才是邪魔外道”,算是点穴金句。以此逻辑推演,土拨鼠饥民大军象征最底层的农村弱势人群?申公道团队貌似二三线小镇“考仙”培训营?龙族影射现实中被霸权体系污名化的东方崛起?普通的子民,是成为权力丹药的海底众妖,还是成为炮灰的陈塘关百姓?
不得不说,哪吒2是有野心的,契合社会热点,洞察公众情绪燃点,才是票房奇迹的密钥。片尾两个彩蛋,一个埋下扬善的伏笔,一个宣泄惩恶的快感。从揭露到鞭挞,从提气到解气,拿捏得如此精准,难怪排片暴增,引发观影狂潮。
优秀的动画片如同烛照世界的棱镜,可以折射出现实的魔幻光谱,但需要在故事的第一层面,完整精彩。在象征意义上,别具意蕴,如《寻梦环游记》《千与千寻》等,以人类共通的情感——爱、孤独、勇气为锚点,通过迷失与成长映射现实人性,孩童看见欢乐,成人读懂深度,从而跨越文化与年龄的壁垒。
观众只会抛弃敷衍之作,永远不会拒绝诚意之作。《哪吒:魔童闹海》的票房还在继续刷新,魔童引发的冲击波还在继续。哪吒书写的当代商业神话,对电影市场的提振,电影创作的重塑,意义非凡。期待未来的哪吒3,会有更富于张力的情节,感人至深的细节,不仅是喂饱眼睛的商业巨制,更成为启迪心灵的不朽之作。
(原文刊于《静·安》2025年春季号)
注:视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涵容,女,文学硕士,曾任职于上海东方电台、新闻午报、SMG重大题材创作办公室,参与多部影视剧策划编审。
扫码关注我们
静安区作家协会
微信号|jaqzjxh
投稿邮箱:jaqzjxh@126.com
《静·安》新媒体编辑部
主编:殷健灵
执行主编:崖丽娟
编辑:陈晨 李亚君 姚静如